塔峪镇: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
抚顺传媒网讯(抚顺晚报记者 邵可欣)暖春四月,走进望花区塔峪镇山城子村的大棚里,红彤彤的大樱桃挂满了树梢枝头,在绿油油的叶子映衬下,显得分外诱人。山城子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李月带领着村民忙着采摘樱桃。看着这一颗颗个大味美的大樱桃,李月憧憬着未来,期盼着樱桃种植在村里不断发展壮大,形成规模、形成品牌、形成产业,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、乡村振兴的新希望!
大棚里的樱桃红了,挂满了枝头。记者 邵可欣 摄
2019年,利用村集体闲置的大棚,山城子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在多次到大连实地考察、学习后,决定发展樱桃种植产业。当年年底,山城子村从大连引进了4—6年生的成品樱桃树59棵,种在一个大棚中,试水樱桃种植。2020年4月,在这些引进的樱桃树成活、结果后,在塔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山城子村又引进了120棵成品樱桃树,新增了两个樱桃大棚,并从大连聘请技术人员负责精心照顾这些樱桃,指导村民掌握樱桃的种植技术。
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李月介绍发展樱桃种植的情况和前景。记者 邵可欣 摄
经过一年多的悉心呵护,2021年2月,樱桃陆续挂果、成熟,开始上市销售。“我们引进的樱桃品种是‘美早’,品相好、个头大、味道甜,一斤能卖到60块钱,特别受市场欢迎和认可,最近前来采摘的市民也是越来越多。”李月告诉记者,今年这些樱桃树的产量还不高,估计每个大棚能摘果约在700斤左右。“这些樱桃的产量会逐年提高。明年,预计每个大棚的产量就能达到1500斤以上,单个大棚的产值将达到7万元以上!”李月说。
大棚里的香菇也迎来丰收。记者 邵可欣 摄
和樱桃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旁边4个大棚里的香菇。2019年,山城子村投资31万元,利用闲置的4个大棚,发展食用菌种植。现在,这4个大棚里共种植香菇11万段,从9月份开始出菇,一直持续到来年4月份,一个种植季就能为全村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,吸纳40多名村民就业。
正在大棚里摘香菇的村民宗玉英今年69岁,是低保户。自从这些食用菌大棚建成后,她年年都在这里打工,每个月的工资都能挣到2000元以上。“这里的活儿我都干顺手了,不累,还不耽误我种地,一年就多挣两万元!”宗玉英开心地说。
在技术员李奇的精心照顾下,山城子村的樱桃丰收了!记者 邵可欣 摄
樱桃、香菇这两个种植项目,都是塔峪镇支持山城子村发展起来的产业扶贫项目,在吸纳村民特别是困难村民就业的同时,每年的收益还会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分红,让他们年年都能有稳定的收入,确保他们在脱贫后不返贫。同时,发展樱桃、香菇种植,也为山城子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、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助力。
乡村振兴靠产业,产业发展靠特色。“我们山城子村准备大力发展樱桃种植。现在先由村集体给村民们打个样儿,先趟出个路子来,让村民看到种樱桃的前景和效益,用实实在在的收益带动更多农户主动投入到樱桃种植,让樱桃种植在这里不断做强做大,形成新的产业!”李月表示,经过一年多的试验,现在樱桃树上的累累果实,已证明了这里的自然条件可以满足樱桃的生长需要,而今年供不应求的销售情况,更是给了山城子村发展下去的信心。
村民赵颖忙着采摘樱桃。记者 邵可欣 摄
“在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,我们还购置了升温装置等新设备,尝试让明年的樱桃在春节期间就能提前上市,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。”李月告诉记者,让资金跟着产业项目走,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,这是山城子村发展樱桃种植产业的思路。那些挂满枝头的大樱桃,不仅为山城子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,也让山城子村人品尝到了小康生活的甜蜜滋味,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!